欢迎访问郑州东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网站!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您有1条未读询盘信息!
国粹文化,薪火传承
变脸艺术之花开在五大洲
咨询热线:
18503855557

有形有感有效 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作者:     发布日期: 2022-04-16     二维码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与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不仅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也是一个实践特征鲜明的方法论体系。

从认识论来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包括坚持中华民族历史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知识体系有深刻理解与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是信仰体系的培育过程,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实体,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生命力的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还是实践和行为的培养过程,要使广大儿童、青少年能够自觉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从方法论上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即正确把握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四种关系”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民族教育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教育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才能把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好做细做实。

反思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短板。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还缺少有效的工作抓手,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依然任重道远;思想认识上还没有真正把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程的“四个共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缺少遵循规律、探索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日日做功、久久为功的定力;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还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原则、工作路径与方法;体制机制方面还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政策体系,对制约各民族学生全面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缺少改革的思路和勇气。

对此,要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遵循规律,解决好“等不得”和“急不得”的问题。沉下心来,研究儿童、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规律,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何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如何落实到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植入儿童青少年的心灵之中等教育教学方法,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抓实做细,做到有形、有感、有效。

(作者万明钢,系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4期)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全国服务热线:
18503855557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未来路顺河路298号丁东杰艺术中心

电话:白老师:13373919055  云云老师:13215997266

邮箱:245081574@qq.com

COPYRIGHT © 郑州东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19022720号-1 网站地图  RSS   XML 技术支持:  万家灯火